物竞编号 0KAX
分子式 HO(HPO3)nH
分子量 暂无
标签 多聚磷酸, 多磷酸, 四磷酸, tetraphosphoric acid, 环化剂, 酰化剂, 催化剂, 无机溶剂

编号系统

CAS号:8017-16-1

MDL号:MFCD00084480

EINECS号:暂无

RTECS号:暂无

BRN号:暂无

PubChem号:暂无

物性数据

1.性状:无色黏稠状液体,易潮解。[10]

2.熔点(℃):16~30[11]

3.沸点(℃):856[12]

4.相对密度(水=1):2.1[13]

5.溶解性:与水混溶。[14]

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15]  LD50:1530mg/kg(大鼠经口)

2.刺激性[16]

兔经皮:595mg(24h),重度刺激。

兔经眼:119mg,重度刺激。

生态学数据

1.生态毒性[17]  TLM:138ppm(24h)(食蚊鱼)

2.生物降解性  暂无资料

3.非生物降解性  暂无资料

分子结构数据

暂无

计算化学数据

暂无

性质与稳定性

1.能与水混溶并水解为正磷酸,不结晶。有腐蚀性。不可与碱性物品、易燃物品、氧化剂等共贮混运。运输时要防雨淋和日晒。装卸时要轻拿轻放,防止容器破裂发生渗漏。

2.多聚磷酸是由磷酸(H3PO4)加热脱水缩合而成。也可用五氧化二磷加入纯水后再加热缩合得到。室温下为无色透明的糖浆状物质。低温时为坚固的玻璃状,加热到50~60℃出现流动性。易潮解,与水混溶并水解为磷酸。多聚磷酸的浓度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用P2O5%表示;一种以H3PO4为100%,用多聚磷酸中H3PO4的含量来表示。多聚磷酸的酸性比硝酸、硫酸弱,且无氧化能力。有吸湿性和易潮解。遇H发泡剂会引起燃烧。

3.具有高黏性,常温下难以搅拌和倾倒,但在60 oC以上容易操作。PPA与水反应放热,稀释时应在冰浴下进行。PPA毒性小,但能灼伤细胞膜从而伤害皮肤,操作时应小心,应在通风橱中进行操作。

4.稳定性[18]  稳定

5.禁配物[19]  强氧化剂

6.避免接触的条件[20]  受热

7.聚合危害[21]  不聚合

8.分解产物[22]   氧化磷、磷烷

贮存方法

储存注意事项[23]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合成方法

1.合成法 将磷酸和五氧化二磷加热进行聚合反应,加入双氧水除去溶液中的铁离子,经净化后,冷却、过滤,制得多磷酸成品。

2.将x mL磷酸 (85%,d 1.7 g/mL)与2.2x g五氧化二磷混合,加热至200 oC,反应30 分钟即可得到多聚磷酸。

用途

1.多聚磷酸为质子酸,能溶解多种低分子及高分子有机化合物。用作缩合、环化、重排、取代等反应的催化剂或溶剂。在有机合成中用作化合物环化剂及酰化剂。也用作正磷酸的代用品及分析试剂。

2.多聚磷酸 (PPA) 具有强脱水性,低亲核性和适度酸性。与磺酸不同,多聚磷酸一般不会将反应物氧化,而且能溶于有机溶剂,虽然其酸性比磺酸弱,但脱水性却与100%磺酸相当,因此在实验室中被广泛应用。

催化分子内环化反应  多聚磷酸可以催化羧酸、酯、酮、醛、醇、烯和腙等类型化合物的分子内环化反应[1],如在PPA催化下合成醌 (式1)[2]。很多喹啉及喹啉衍生物都是在PPA催化下合成的[3],如在过量PPA催化下N-乙氧甲酰乙基螺环四氢喹啉环化,产率大约60% (式2)[4]

催化分子间环化反应  多聚磷酸一般用于分子内的反应,但它也能催化分子间的环化反应。比如催化合成噻吩等物质的反应[5]和催化酰基化反应,最早应用PPA催化的酰基化反应是环己烯和乙酸的反应。PPA可催化羰基与硫醇反应变成硫杂环 (式3)[6],催化苯二胺反应形成苯并咪唑[7]等。

催化分子重排与异构化  由于多聚磷酸具有亲核性低、溶解性好、酸性适度和氧化性弱等特点,除了可以催化分子内或分子间的环化反应外,也是分子重排和异构化的高效催化剂。比如在一些氨基酸的重排 (式4)[8]、肟的Beckmann重排 (式5)[9]中,PPA充当了催化剂。

3.主要用作分析试剂,并可在有机合成中用作化合物环化剂及酰化剂。[24]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暂无

危险品标志:腐蚀

安全标识:S25 S26 S36/S37/S39

危险标识:R34

文献

1. Pelayo, C.; Elena, G.; Diego, M. T. Tetrahedron, 2004, 60, 5423. 2. Lee, C. G.; Lee, K. Y.; Gowrisankar, S.; Kim, J. N. Tetrahedron Lett., 2004, 45, 7409. 3. Si, Y. G.; Guo, S. P.; Wang, W. G.; Jiang, B. J. Org. Chem., 2005, 70, 1494. 4. Palma, A.; Carrillo, C.; Stashenko, E.; Kouznetsov, V.; Bahas, A. Tetrahedron Lett., 2001, 42, 6247. 5. Aoyama, T.; Takido, T.; Kodomari, M. Synlett, 2005, 18, 2739. 6. Aoyama, T.; Takido, T.; Kodomari, M. Synlett, 2004, 13, 2307. 7. Lee, C. G.; Lee, K. Y.; Lee, S.; Kee, J. N. Tetrahedron, 2005, 61, 1493. 8. Hilmey, D. G.; Paquette, L. A. Org. Lett., 2005, 7, 2067. 9. Matteson, D. S.; Snyder, H. R. J. Am. Chem. Soc., 1957, 79, 3610. [1~9]参考书:现代有机合成试剂<性质、制备和反应>;胡跃飞 付华 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ISBN 7-5025-8542-7 [10~24]参考书: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第一卷/张海峰主编.—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6 ISBN 978-7-122-00165-8

备注

暂无

表征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