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竞编号 01EW
分子式 CHCl3
分子量 119.38
标签 三氯甲烷, Trichloromethane, Formyl trichloride , Methenyl chloride, 脂肪族卤代衍生物

编号系统

CAS号:67-66-3

MDL号:MFCD00000826

EINECS号:200-663-8

RTECS号:FS9100000

BRN号:1731042

PubChem号:24892487

物性数据

1.性状:无色透明重质液体,极易挥发,有特殊气味。[1]

2.熔点(℃):-63.5[2]

3.沸点(℃):61.3[3]

4.相对密度(水=1):1.5[4]

5.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4.12[5]

6.饱和蒸气压(kPa):21.2(20℃)[6]

7.临界温度(℃):263.4[7]

8.临界压力(MPa):5.47[8]

9.辛醇/水分配系数:1.97[9]

10.溶解性:不溶于水,混溶于乙醇、乙醚、苯、丙酮、二硫化碳、四氯化碳。[10]

11.黏度(mPa·s,20ºC):0.563

12.相对密度(25℃,4℃):1.4797

13.常温折射率(n20):1.4459

14.蒸发热(KJ/mol,b.p.):247.0

15.熔化热(KJ/mol):9.55

16.生成热(KJ/mol,25ºC,液体):134.56

17.燃烧热(KJ/mol,25ºC,液体):402.23

18.比热容(KJ/(kg·K),20ºC):1.189

19.沸点上升常数:3.88

20.电导率(S/m,25ºC):<1×10-10

21.热导率(W/(m·K) ,20ºC):0.12997

22.体膨胀系数(K-1):0.001399

23.临界密度(g·cm-3):0.491

24.临界体积(cm3·mol-1):243

25.临界压缩因子:0.2691

26.偏心因子:0.213

27.Lennard-Jones参数(A):5.2751

28.Lennard-Jones参数(K):414.03

29.溶度参数(J·cm-3)0.5:19.028

30.van der Waals面积(cm2·mol-1):7.660×109

31.van der Waals体积(cm3·mol-1):43.500

32.气相标准声称热(焓)( kJ·mol-1) :-102.9

33.气相标准熵(J·mol-1·K-1) :295.61

34.气相标准生成自由能( kJ·mol-1):-70.1

35.气相标准热熔(J·mol-1·K-1):65.38

36.液相标准声称热(焓)( kJ·mol-1):-134.31

37.液相标准熵(J·mol-1·K-1) :202.9

38.液相标准生成自由能( kJ·mol-1):-73.93

39.液相标准热熔(J·mol-1·K-1):114.2

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11]

LD50:908mg/kg(大鼠经口)

LC50:47702mg/m3(大鼠吸入,4h)

2.刺激性[12]

家兔经皮:500mg(24h),轻度刺激。

家兔经眼:20mg(24h),中度刺激。

3.亚急性与慢性毒性[13]  大鼠吸入2ppm本品,每天7h,每周5d,共6个月,有肝和肾组织损伤。

4.致突变性[14]   DNA抑制:人Hela细胞19mmol/L。姐妹染色单体交换:人淋巴细胞10mmol/L。微核试验:大鼠经口4mmol/kg。程序外DNA合成:大鼠经口1g/kg。DNA损伤:人肺100μmol/L(3h)

5.致畸性[15]  大鼠孕后6~15d经口给予最低中毒剂量(TDLo)1260mg/kg,致肌肉骨骼系统发育畸形。大鼠孕后6~15d吸入最低中毒剂量(TCLo)100ppm(7h),致胃肠道发育畸形。小鼠孕后8~15d吸入最低中毒剂量(TCLo)100ppm(7h),致颅面部(包括鼻、舌)发育畸形。大鼠多代经口给予最低中毒剂量(TDLo)41mg/kg,致泌尿生殖系统发育畸形。

6.致癌性[16]  IARC致癌性评论:G2B,可疑人类致癌物。

生态学数据

1.生态毒性[17]

LC50:43.8mg/L(96h)(虹鳟鱼,静态);100mg/L(96h)(蓝鳃太阳鱼,静态);117mg/L(48h)(青鳉);81.5mg/L(96h)(桃红对虾);28.9mg/L(48h)(水蚤)

IC50:1.85mg/L(72h)(藻类)

2.生物降解性[18]

好氧生物降解(h):672~4320

厌氧生物降解(h):168~672

3.非生物降解性[19]

光解最大光吸收波长范围(nm):220.9~296.3

水中光氧化半衰期(h):6.90×105~2.80×107

空气中光氧化半衰期(h):623~6231

一级水解半衰期(h):3500

4.其他有害作用[20]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在地下水中有蓄积作用。其污染行为主要体现在饮用水中,但对食品及蔬菜也能造出污染。破坏敏感水生生物的呼吸系统。在水环境中很难被生物降解。

分子结构数据

1、摩尔折射率:21.18

2、摩尔体积(cm3/mol):79.5

3、等张比容(90.2K):184.6

4、表面张力(dyne/cm):28.9

5、介电常数:无可用的

6、极化率(10-24cm3):8.39

7、单一同位素质量:117.914383 Da

8、标称质量:118 Da

9、平均质量:119.3776 Da

计算化学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2.3

2.氢键供体数量:0

3.氢键受体数量:0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0

7.重原子数量:4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8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性质与稳定性

1..稳定性[21]  稳定

2.禁配物[22]  碱类、铝

3.避免接触的条件[23]  灼热、光照

4.聚合危害[24]  不聚合

5.分解产物[25]  氯化氢

贮存方法

储存注意事项[26]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5℃,相对湿度不超过85%。保持容器密封。应与碱类、铝、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合成方法

1.三氯乙醛法(氯油法) 三氯乙醛(氯油)与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三氯甲烷,经冷凝水洗、沉淀、蒸馏,即得成品。

2.乙醛法 石灰水氯化得漂白液[Ca(ClO)2水溶液],与乙醛水溶液反应生成粗氯仿,经蒸馏得成品。

3.先将工业品氯仿用水洗涤至中性,静置,弃去上层水液。然后与工业品浓硫酸 (98%)以10 ∶ 1混合,搅拌洗涤至酸洗液呈淡咖啡色。每次洗涤要充分,并静置分层去除酸液。经酸洗后的氯仿用15%的碳酸钠溶液以10 ∶ 1比例混合,中和除酸至合格,静置后收集下层氯仿。最后加入少量工业无水碳酸钾进行蒸馏,收集中间馏出物 (61~62℃) ,即为成品。

4.甲醇法 甲醇法又称甲醇氢氯化/氯化法。甲醇法制三氯甲烷分两步进行,首先是甲醇催化氢氯化制一氯甲烷,然后一氯甲烷热氯化制三氯甲烷。工业装置分为氢氯化、氯化、精馏、汽化4个工序。

1)氢氯化工序 由甲醇和氯化氢为原料生产一氯甲烷的方法可采用液相催化和固相催化两种。液相催化法是在75%~80%的氯化锌水溶液催化剂作用下,在压力0.05MPa,温度140~145℃条件下,甲醇和氯化氢发生如下反应:

反应气中除生成有一氯甲烷、水和二甲醚外,还有未反应的甲醇和氯化氢。本工序采用冷凝和吸收相结合的方法,将反应生成的水及未反应的甲醇、氯化氢与一氯甲烷气体分离,再用碱中和剩下的氯化氢。然后,反应气经压缩、冷却和干燥除去水分。最后送氯化工序作原料。

2)氯化工序 氯气在400~450℃下与一氯甲烷发生下列反应:

改变氯气与一氯甲烷的比例,即可调节产物中氯化物的分布。工业装置通过控制氯比和低氯化物再循环来达到主产三氯甲烷的目的。

3)精馏工序 一氯甲烷氯化后,经冷凝得到粗氯化液,再采用4塔工艺流程处理。在初馏塔中除去低沸物(氯化氢、一氯甲烷、二氯甲烷)。在三氯精馏塔中,除去四氯化碳等高沸物,而从塔顶得到三氯甲烷产品。在中间蒸出塔及四氯精馏塔中,分别除去三氯甲烷和四氯乙烯等高沸物,在四氯精馏塔顶得到四氯化碳产品。

4)汽化工序 本工序的目的是将液氯加热汽化后送到氯化工序作为氯化反应的原料。

5.由四氯化碳还原制得,工业上还可用乙醇与次氯酸盐作用而得。

用途

1.主要用于生产氟里昂(F-21、F-22、F-23)、染料和药物。医药上用作麻醉剂及天然或发酵药物的萃取剂,也可作为香料、油脂、树脂、橡胶的溶剂和萃取剂,与四氯化碳混合可制成不冻的防火液体。还可配制熏蒸剂,用作杀虫防霉剂的中间体。

2. 用作分析试剂,如作溶剂、色谱分析标准物质。还用于有机合成。

3.用于电子工业,常用作清洗去油剂。

4.用于有机合成,用作溶剂及麻醉剂等。[27]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UN 1888 6.1/PG 3

危险品标志:易燃 有毒 有害

安全标识:S7 S9 S16 S23 S25 S33 S36 S45 S53 S36/S37 S36/S37/S39

危险标识:R11 R22 R23 R38 R40 R41 R45 R46 R66 R67 R36/38 R37/38 R39/23/24/25 R48/20/22

文献

[1~27]参考书: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第一卷/张海峰主编.—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6 ISBN 978-7-122-00165-8

备注

暂无

表征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