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竞编号 01EZ
分子式 C2Cl6
分子量 236.74
标签 脂肪族卤代衍生物

编号系统

CAS号:67-72-1

MDL号:MFCD00000799

EINECS号:200-666-4

RTECS号:KI4025000

BRN号:1740341

PubChem号:24869897

物性数据

1.性状:无色结晶,有樟脑样气味。[1]

2.熔点(升华,℃):186[2]

3.沸点(℃):186(103.34kPa,升华)[3]

4.相对密度(水=1):2.09[4]

5.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8.16[5]

6.饱和蒸气压(kPa):0.13(32.7℃)[6]

7.临界压力(MPa):3.34[7]

8.辛醇/水分配系数:3.82~4.19[8]

9.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苯、氯仿、油类等多数有机溶剂。[9]

10.气相标准声称热(焓)( kJ·mol-1) :-138.9

11.气相标准熵(J·mol-1·K-1) :398.85

12.气相标准生成自由能( kJ·mol-1):-54.9

13.气相标准热熔(J·mol-1·K-1):136.73

14.液相标准声称热(焓)( kJ·mol-1):-187.6

15.液相标准熵(J·mol-1·K-1) :245.6

16.液相标准生成自由能( kJ·mol-1):-83.47

17.液相标准热熔(J·mol-1·K-1):196.2

18.蒸发热(KJ/kg,b.p.):194.2

19.燃烧热(KJ/mol,20ºC,固体):461

20.生成热(KJ/mol,20ºC,结晶):226

21.生成热(KJ/mol,20ºC,气体):154.9

22.比热容(KJ/(kg·K),25ºC,定压):0.729

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10]  LD50:4460mg/kg(大鼠经口)

2.刺激性  暂无资料

3.致突变性[11]  姐妹染色单体交换:仓鼠卵巢330mg/L

4.致癌性[12]  IARC致癌性评论:G2B,可疑人类致癌物。

生态学数据

1.生态毒性[13]  

LC50:0.98mg/L(96h)(虹鳟鱼,动态);1.53mg/L(96h)(黑头呆鱼,动态);2.9mg/L(48h)(水蚤)

2.生物降解性[14]

好氧生物降解(h):672~4320

厌氧生物降解(h):2688~17280

3.非生物降解性  暂无资料

4.其他有害作用[15]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在地下水中有蓄积作用。在对人类重要食物链中,特别是在水生生物中发生生物蓄积。

分子结构数据

1、摩尔折射率:40.34

2、摩尔体积(cm3/mol):129.9

3、等张比容(90.2K):332.5

4、表面张力(dyne/cm):42.8

5、极化率(10-24cm3):15.99

计算化学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2.氢键供体数量:0

3.氢键受体数量:0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0

7.重原子数量:8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61.5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性质与稳定性

1.六氯乙烷能升华,在空气中逐渐挥发。化学性质稳定,常温下与水接触不发生分解。在酸或碱的水溶液中也不反应。与氯化锌反应生成四氯化碳。用锌和硫酸还原则生成四氯乙烯。高温热解生成四氯化碳、四氯乙烯和氯气。

2.稳定性[16]    稳定

3.禁配物[17]    强氧化剂、强碱、金属等

4.避免接触的条件[18]   光照、受热

5.聚合危害[19]   不聚合

6.分解产物[20]   氯化氢、光气

贮存方法

储存注意事项[21]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合成方法

1.由四氯乙烷经氯化而得。将脱水后的四氯乙烷投入搪玻离反应锅,在强光照射下通入氯气,反应温度逐渐上升,最后保持在90-100℃。当反应液由浑转清,通氯管出现结晶时,氯化即到达终点。停止通氯,提高温度至120℃,排出锅内余氯到达终点。停止通氯,提出高温度至120℃,排出锅内余氯。出料至盛有沸水的结晶锅内,用热水洗涤,再加1%碳酸钠和5%尿素溶液搅拌除氯。用水充分洗涤后后冷却结晶,离心过滤,最后将结晶浸泡于蒸馏水中再甩干,于40℃干燥、粉碎即得六氯乙烷。工业上也采用三氯乙烯与氯气进行光氯化。三氯乙烯与氯气发生光氯化反应生成五氯乙烷,再与液碱作用生成四氯乙烯。四氯乙烯与液氯(1:0.213)经光氯化反应制得粗制品,再经纯碱液中和、水洗、冷却结晶、离心过滤、干燥,粉碎而得成品。用此法生产六氯乙烷,每吨产品消耗三氯乙烯680kg,液氯700kg。另外,四氯化碳在氯化铝存在下与氯气反应,或乙烯在300-350℃,与氯反应都可制得该品。

用途

1.该品用作溶剂和用于生产氟里昂-113、农药、医药、兽药、发烟剂、除泡剂、铝制品的脱气剂、脱氧剂(铝、镁、铜及其合金)、切消油添加剂以及聚氯乙烯助增塑剂、有机合成中间体。六氯乙烷与锌粉、氯化铵、过氯酸铵等按比例混合可用作烟雾生成剂,六氯乙烷还用作樟脑代用品和橡胶硫化促进剂等。六氯乙烷本身也是一种兽用驱虫药。主要用于反刍兽肝蛭病及胃蛭病,其他睾吸虫病和线虫病等。

2.用于有机合成、医药工业等。也用作溶剂。[22]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UN 9037

危险品标志:有害

安全标识:S36/S37

危险标识:R40

文献

[1~22]参考书: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第一卷/张海峰主编.—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6 ISBN 978-7-122-00165-8

备注

暂无

表征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