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竞编号 03DD
分子式 C9H10O3
分子量 166.17
标签 乙基凡尼林, 乙基香草醛, 3-乙氧基-4-羟基苯甲醛, 乙基香兰素, 波旁醛, 乙基儿茶醛, Ethyl vanillin, Bourbonal, 食品添加剂, 增香剂

编号系统

CAS号:121-32-4

MDL号:MFCD00006944

EINECS号:204-464-7

RTECS号:CU6125000

BRN号:1073761

PubChem号:24845374

物性数据

1.  性状:白色至淡黄色针状结晶,香气类似香兰素,但香气更为强烈。其香气强度为香兰素的3-4倍。

2.  熔点(℃):77

3.  沸点(ºC, 1.73kpa):149~150

4.  溶解性:溶于醇、醚、氯仿,也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5.   闪点(ºC):145

6.  相对密度(d204)   :1.186

7.  燃点(℃):46

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大鼠经口LD50:1590mg/kg

大鼠经皮下LDL0:1800mg/kg

小鼠经腹膜腔LD50:750mg/kg

狗静脉注射LDL0:760mg/kg

兔子经口LDL0:3g/kg

兔子皮肤LD50:>7940mg/kg

豚鼠经腹膜腔LD50:1140mg/kg

2、其它多剂量毒性:大鼠经口TDLO:4480mg/kg/70D-I

3、致突变:人淋巴细胞双染色体交换测试:1mmoL/L

仓鼠纤维原细胞分析测试:250mg/L

生态学数据

暂无

分子结构数据

1、   摩尔折射率:46.19

2、   摩尔体积(cm3/mol):140.0      

3、   等张比容(90.2K):363.7

4、   表面张力(dyne/cm):45.5

5、   介电常数:

6、   偶极距(10-24cm3):

7、   极化率:18.31

计算化学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2.氢键供体数量:1

3.氢键受体数量:3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3

5.互变异构体数量:5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46.5

7.重原子数量:12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147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性质与稳定性

 

贮存方法

暂无

合成方法

1.由邻乙氧基苯酚为原料制取。此法与香兰素的工艺过程相仿。也可使邻乙氧基苯酚与乙醛酸反应,再用氧化铜和苛性钠水溶液加热氧化生成乙基香兰素。由黄樟油素不但可以生产香兰素,也可以生产乙基香兰素。将黄樟油素(4-烯丙基-1,2-甲撑二氧基苯)与氢氧化钾的醇溶液在高压釜内加热,破坏其双氧环。然后以乙基硫酸钠与生成物的50%氢氧化钾溶液在150-155℃加热2-3h进行醚化。醚化后的酚类混合物溶于50%乙醇中,再加入少量硫酸回流加热使其水解生成浓馥香兰素及类异丁香酚。前者成鳞片状结晶析出,经过滤,再用50%乙醇重结晶,即得纯品。从滤液中分离出类异丁香酚溶于10%氢氧化钠溶液,加入间硝基苯磺酸钠回流加热3h,冷却后用稀硫酸酸化,即生成乙基香兰素。用苯萃取酸化生成的油状物,再用35%重亚硫钠溶液提取,酸化后重结晶即得成品。

2.由邻乙氧基苯酚、对亚硝基二甲基苯胺盐酸盐和乌洛托品缩合,经萃取、蒸馏、精制制得。或者由邻乙氧基苯酚和乙醛酸缩合,经加热氧化制得。也可以由邻乙氧基苯酚与三氯乙醛缩合,经水解、氯化制得。还可以由儿茶醛与乙基硫酸钠反应,经蒸馏、萃取、分馏制得。

用途

1.该品具有香兰素的香气,但较香兰素更为幽雅,且香气强度比香兰素高3-4倍,广泛用于配制各类香精,用作定香剂、调味剂,应用于化妆品、香皂、香烟、糕点、糖果、饮料等行业的生产中,大量用于食品香精中。

2.乙基香兰素是广谱型香料,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合成香料之一。它的香气是甲基香兰素的3~4倍,具有浓郁的香荚兰豆香气,且留香持久。广泛用于食品、巧克力、冰淇淋、饮料以及日用化妆品中起增香和定香作用。在巧克力中使用量为250mg/kg;胶姆糖中110mg/kg;酒类饮料中100mg/kg;布丁类中74mg/kg;糖果中65mg/kg;烘烤食品中63mg/kg;冷饮中47mg/kg;软饮料中20mg/kg。还可做饲料的添加剂;电镀行业的增亮剂;制药行业的中间体。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暂无

危险品标志:有害 刺激

安全标识:S26 S36 S22 S24/25

危险标识:R22 R36/37/38

文献

1. De Jong D W, Lam Jr J J. Tob. Res., 1979, 5: 1-27. 2. Nesemann E, Seehofer F. Beitr. Tabakforsch., 1970, 5: 290-294. 3. Neurath G, Dunger M, Kustermann I. Beitr. Tabakforsch, 1971, 6: 12-20.

备注

暂无

表征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