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竞编号 0NFG
分子式 LiBH4
分子量 21.78
标签 四氢硼酸锂

编号系统

CAS号:16949-15-8

MDL号:MFCD00011088

EINECS号:241-021-7

RTECS号:ED2725000

BRN号:暂无

PubChem号:24882219

物性数据

1. 性状:白色晶体粉末

2. 密度(g/mL,25/4℃):0.68

3.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未确定

4. 熔点(ºC):268

5. 沸点(ºC,常压):66°C/760mmHg

6. 沸点(ºC,5.2kPa):未确定

7. 折射率:未确定

8. 闪点(ºC):-1

9. 比旋光度(º):未确定

10. 自燃点或引燃温度(ºC):未确定

11. 蒸气压(kPa,25ºC):未确定

12. 饱和蒸气压(kPa,60ºC):未确定

13. 燃烧热(KJ/mol):未确定

14. 临界温度(ºC):未确定

15. 临界压力(KPa):未确定

16. 油水(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未确定

17. 爆炸上限(%,V/V):未确定

18. 爆炸下限(%,V/V):未确定

19. 溶解性:溶于水,溶于低级醇,在无水乙醇和异丙醇中放置无明显分解发生;还溶于醚、低级胺、二甘醇二甲醚,常常在这些醇和醚溶剂中使用。

毒理学数据

暂无

生态学数据

通常对水体是稍微有害的,不要将未稀释或大量产品接触地下水,水道或污水系统,未经政府许可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

分子结构数据

暂无

计算化学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2.氢键供体数量:0

3.氢键受体数量:1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0

7.重原子数量:2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2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2

性质与稳定性

1.常温常压下稳定

避免的物料:水分/潮湿 酸 热 酸 碱 胺 卤素 氨

2.分解温度380℃。它在熔点温度下会缓慢地分解而放出氢气,但在低于熔点的温度下它是稳定的。它能溶解在正脂肪醚、环醚和多元醇醚中,并且同这些醚类生成醚合物(类似于卤化锂的性质)。

3.试剂的溶液、尤其是固体容易燃烧,固体还有可能会发生粉尘爆炸。建议在氮气的保护下隔绝水气保存,在通风橱中操作和使用。

贮存方法

常温密闭避光,通风干燥惰性气体下。

合成方法

1.第一个碱金属硼氢化物LiBH4是Schlessinger在1940年制备出来的,他们通过氢化锂和乙硼烷的反应合成了这个化合物。不过在工业上它总是通过硼氢化钠和氯化锂的交换反应来合成的。异丙胺是这个反应的最合适溶剂。除去了异丙胺之后用乙醚进行一次萃取,即得到产率为75%和纯度为97%~98%的硼氢化锂。

用途

硼氢化锂 (LiBH4) 是有机化学中最重要的还原剂之一,属于硼氢化合物家族的成员。锂的金属性比钠和钾弱,因而在有机溶剂中比NaBH4和KBH4 有较好的溶解度。硼氢化锂的还原能力比NaBH4和KBH4强,但是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溶剂来调控,次序大致为Et2O > THF > i-PrOH。加入锂盐或者叔胺可以增加它的反应速度,但NaBH4和KBH4没有这种效应。它的还原能力比LiAlH4弱,但具有较好的化学选择性。

该试剂基本完全覆盖了NaBH4和KBH4 的还原功能,甚至可以在低温下来完成。由于在低温下反应增加了试剂的可控性,因此LiBH4常常被用于一些具有特殊要求的羰基还原或者环氧还原[1~4]。例如:1,3-氨基醇或者1,3-羟基醚等 (式1,式2)[3,4]

LiBH4与同类试剂最大的差异,或者说最重要的用途是将酯基还原成为相应的醇。虽然LiAlH4也可以完成该过程,但是LiBH4在酯基还原过程中具有非常好的选择性,羧酸、羧酸盐、氰基和N,N′-二取代酰胺均不受到影响 (式3,式4)[5~8]

LiBH4 与环酰胺需要在溶剂中长时间回流才能将酰基部分还原为醇[9],但对二酰亚胺的还原却非常容易。如果使用手性环状酰胺作为辅助试剂与羧酸反应生成二酰亚胺结构,待完成手性辅助任务后,使用LiBH4不仅可以方便地切除辅助试剂,而且直接得到相应的醇 (式5,式6)[10~12]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UN 3399 4.3/PG 1

危险品标志:很易燃 有毒 腐蚀

安全标识:S26 S43 S45 S36/S37/S39

危险标识:R11 R34 R20/21/22 R23/24/25 R14/15

文献

1. Lynch, J. E.; Choi, W.-B.; Churchill, H. R. O.; Volante, R. P.; Reamer, R. A.; Ball, R. G. J. Org. Chem., 1997, 62, 9223. 2. Bartoli, G.; Bellucci, M. C.; Bosco, M.; Dalpozzo, R.; Marcantoni, E.; Sambri, L. Tetrahedron Lett., 1999, 40, 2845. 3. Yoshimatsu, M; Naito, M; Shimizu, H; Muraoka, O; Tanabe, G; Kataoka, T. J. Org. Chem., 1996, 61, 8200. 4. Blaskovich, M. A.; Evindar, G.; Rose, N. G. W.; Wilkinson, S.; Luo, Y.; Lajoie, G. A. J. Org. Chem., 1998, 63, 3631. 5. Laib, T.; Zhu, J. Synlett, 2000, 1363. 6. Yokomatsu, T.; Abe, H.; Yamagishi, T.; Suemune, K.; Shibuya, S. J. Org. Chem., 1999, 64, 8413. 7. Bharathi, P.; Zhao, H.; Thayumanavan, S. Org. Lett., 2001, 3, 1961. 8. Liao, L.; Zhang, F.; Yan, N.; Golen, J. A.; Fox, J. M. Tetrahedron, 2004, 60, 1803. 9. Snider, B. B.; Ahn, Y.; O'Hare, S. M. Org. Lett., 2001, 3, 4217. 10. atsunaga, H.; Ishizuka, T.; Kunieda, T. Tetrahedron, 1997, 53, 1275. 11. Pilli, R. A.; Riatto, V. B.; Vencato, I. Org. Lett., 2000, 2, 53. 12. Wu, Y.; Shen, X.; Yang, Y.; Hu, Qi; Huang, J. J. Org. Chem., 2004, 69, 3857. 13.参考书:现代有机合成试剂<性质、制备和反应>;胡跃飞 付华 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ISBN 7-5025-8542-7

备注

暂无

表征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