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竞编号 01HM
分子式 CH5N
分子量 31.06
标签 氨基甲烷, monomethylamine, aminomethane

编号系统

CAS号:74-89-5

MDL号:MFCD00008104

EINECS号:200-820-0

RTECS号:PF6300000

BRN号:741851

PubChem号:24857793

物性数据

1.性状:无色气体,有似氨的气味。[1]

2.熔点(℃):-93.5[2]

3.沸点(℃):-6.3[3]

4.相对密度(水=1):0.66(25℃)[4]

5.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08[5]

6.饱和蒸气压(kPa):304(20℃)[6]

7.燃烧热(kJ/mol):-1085.6[7]

8.临界温度(℃):157.6[8]

9.临界压力(MPa):7.614[9]

10.辛醇/水分配系数:-0.57[10]

11.闪点(℃):0(CC)[11]

12.引燃温度(℃):430[12]

13.爆炸上限(%):21[13]

14.爆炸下限(%):5[14]

15.溶解性:易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苯、丙酮等。[15]

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16]  LC50:2400mg/m3(小鼠吸入,2h)

2.刺激性[17]

家兔经皮:40%溶液1.0ml可致兔皮肤刺激、坏死。

家兔经眼:4%溶液可致兔角膜损伤。

3.亚急性与慢性毒性[18]  豚鼠先吸入0.25mg/L,93d,后吸入0.5mg/L,30d,开始时出现一过性刺激现象,最终出现衰竭、肝凝血酶原形成功能障碍。

4.致突变性[19]  大鼠吸入10μg/m3显性致死试验阳性,3mmol/L可致小鼠淋巴细胞突变。

生态学数据

1.生态毒性[20]

LC50:10~30mg/L(96h)(鱼类)

EC50:480mg/L(48h)(水蚤)

2.生物降解性[21]  OECD筛选试验降解96%。

3.非生物降解性[22]  空气中,当羟基自由基浓度为5.00×105个/cm3时,降解半衰期为18h(理论)。

分子结构数据

1、摩尔折射率:10.21

2、摩尔体积(cm3/mol):48.7

3、等张比容(90.2K):100.9

4、表面张力(dyne/cm):18.4

5、极化率(10-24cm3):4.05

计算化学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0.7

2.氢键供体数量:1

3.氢键受体数量:1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26

7.重原子数量:2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2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性质与稳定性

1、甲胺水溶液或醇溶液均为易燃液体。由于闪点低,易挥发,有毒,和空气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避免日光照射和使用易发生静电的装置。甲胺对铜或铜合金、铝、锡和镀锌铁板有腐蚀性。易燃。

2、化学性质具有伯胺的典型反应:

① 水溶液呈碱性,与无机酸、有机酸、酸性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等作用生成具有一定熔点的盐。与铜、银等重金属氯化物生成络盐。

② 与酰氯、酸酐等发生酰基化反应,生成N-取代酰胺。与羧酸生成的盐再经脱水也生成N-取代酰胺。与苯磺酰氯反应,生成N-取代苯磺酰胺。

③ 与卤代烃、醇、酚或胺盐等烃基化试剂作用,氮上的氢原子可被烃基所取代。

④ 与氰酸、二硫化碳、腈、环氧化物等能发生加成反应。

⑤ 伯胺与脂肪族或芳香族反应,脱水生成Schiff碱。

⑥ 伯胺对酸性高锰酸钾比较稳定,但容易被碱性高锰酸钾所氧化,生成醛或羧酸。在过硫酸、过氧化氢、有机过氧酸作用下,得到胺的含氧化合物。

⑦ 与亚硝酸反应定量地生成氮气。

⑧ 与氯仿、氢氧化钾醇溶液一起加热生成异腈。

⑨ 与Grignard试剂反应,生成烃。

此外,甲胺在550~670℃发生热解,生成氨、氰化氢、甲烷、氢和氮等。在紫外光照射下也能发生分解,生成甲烷、氮等气体和液体。

3.稳定性[23]  稳定

4.禁配物[24]  酸类、卤素、酸酐、强氧化剂、氯仿

5.聚合危害[25]  不聚合

6.分解产物[26]  氨

贮存方法

储存注意事项[27]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易燃气体专用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合成方法

1.工业上甲胺用甲醇和氨在高温下通不定期装有活性氧化铝催化剂的转化器来合成,但甲基化反应并不停止在一甲胺阶段,因此所得到的一甲胺、二甲胺和三甲胺的混合物。控制甲醇和氨的比例,使氨过量,并加水和循环三甲胺有利于生成一甲胺和二甲胺,当氨的用量为甲醇的2.5倍,反应温度为425℃,反应压力2.45MPa时,可获得一甲胺10-12%,二甲胺8-9%,三甲胺11-13%的混合胺。由于在常压下三甲胺与氨及其他甲胺形成共沸物,所以反应产物采用加压精馏和萃取精馏相结合的分离方法。以生产1t混合甲胺计算,需消耗甲醇1500kg、液氨500kg。据有关文献报道,改变甲醇和氨的配比是得到所希望产品的有效方法,甲醇和氨的比例为1:1.5时是生成三甲胺的最佳条件,而甲醇和氨的比例为1:4时是生成一甲胺的最佳条件。

精制方法:常含有二甲胺、三甲胺、甲醇、氨等杂质,精制时,首先将甲胺水溶液萃取蒸馏以除去三甲胺,其次进行分馏除去二甲胺。也可以将甲胺盐酸盐用干燥的氯仿萃取30小时以上,以除去高级胺,再用乙醇进行重结晶(m.p. 225~226℃)精制。或先将甲胺与甲醛生成的缩合物进行分馏,馏出物于丁醇中用盐酸分解。所得的盐酸盐再用乙醇重结晶。如此所得的精制甲胺盐酸盐用过量的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分解,得到气态的甲胺通过固体氢氧化钾脱水后,用氧化银除去微量的氨。再用干冰乙醚冷却液化,芴酮钠干燥可得纯净的甲胺。其他的精制方法有将甲胺盐酸盐用丁醇、无水乙醇或甲醇与氯仿的混合物进行重结晶后,用氯仿洗涤以除去微量的二甲胺盐酸盐,然后置真空干燥器中干燥。

2.水溶液。将40%甲胺水溶液用蒸馏水配成30%甲胺溶液。

用途

用于橡胶硫化促进剂、染料、医药、杀虫剂、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等。[28]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UN 1061 2.1

危险品标志:很易燃 有害

安全标识:S16 S26 S29

危险标识:R12 R20 R41 R37/38

文献

[1~28]参考书: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第一卷/张海峰主编.—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6 ISBN 978-7-122-00165-8

备注

暂无

表征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