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竞编号 065R
分子式 C4H9Li
分子量 64.06
标签 异丁基锂, Lithium-2-butanide, s-BuLi, 锂试剂

编号系统

CAS号:598-30-1

MDL号:MFCD00009323

EINECS号:209-927-7

RTECS号:暂无

BRN号:3587206

PubChem号:MFCD00009323

物性数据

1.性状:无色或淡黄色液体。

2.密度(g/mL,25/4℃):0.769

3.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未确定

4.熔点(ºC): 未确定

5.沸点(ºC,常压):90

6.沸点(ºC,5.2kPa):未确定

7.折射率:未确定

8.闪点(ºC):-17

9.比旋光度(º):未确定

10.自燃点或引燃温度(ºC):未确定

11.蒸气压(kPa,25ºC):未确定

12.饱和蒸气压(kPa,60ºC):未确定

13.燃烧热(KJ/mol):未确定

14.临界温度(ºC):未确定

15.临界压力(KPa):未确定

16.油水(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未确定

17.爆炸上限(%,V/V):未确定

18.爆炸下限(%,V/V):未确定

19.溶解性:它溶于烃类和醚类溶剂,但应在醚类溶剂中低温使用。自身会缓慢释放LiH,与水和其它质子溶剂会剧烈反应。

毒理学数据

暂无

生态学数据

其它有害作用: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分子结构数据

暂无

计算化学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2.氢键供体数量:0

3.氢键受体数量:1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1

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0

7.重原子数量:5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7.6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2

性质与稳定性

有引起火灾的潜在危险,溶液暴露于空气或湿气时易起火。操作时应在隔离层后进行,并穿戴好护目镜、防腐手套等安全装备。一旦着火,应用干粉灭火器扑灭,千万不可使用含水或氯代烷烃的灭火器。异丁基锂参与的反应必须在隔绝空气和湿气的氮气或氩气保护下进行,使用时一定要小心谨慎。

贮存方法

充氮密封4℃保存。贮存日久能形成氢锂沉淀。

合成方法

通过氯代异丁烷与金属锂在烃类溶剂中反应制备而来。

用途

1.锂化剂。异戊二烯、丁二烯的聚合。制备氢化锂、四氢呋喃、苄基锂化合物。

2.相对于正丁基锂而言,异丁基锂的碱性更强,金属化活性更高,亲核性更差。因此,对于正丁基锂无法作用的弱酸性底物的锂化反应如制备芳基、乙烯基、和烯丙基锂试剂时、以及在需要弱亲核性锂化试剂时,异丁基锂是不错的选择。

与正丁基锂相似,异丁基锂参与的反应也应在给电子溶剂如乙醚、THF和二甲基乙烷(DME)中进行,目的是促进低阶有机锂的聚集。与三级多胺配体如HMPA、TMEDA或DABCO联合使用时,异丁基锂的活性更强。如s-BuLi/TMEDA配合物是一个高反应活性的锂化试剂,能有效地与惰性底物如苯、TMS和丙烯等作用发生脱质子反应 (式1)[1]

异丁基锂参与的杂原子化合物的锂化反应能获得很好的区域选择性,这是因为杂原子如氧、氮、硫、磷和卤素等能够通过诱导效应或共轭效应活化α-位或β-位的氢原子。如低温下异丁基锂参与的乙烯基硫醚、乙烯基氯或乙烯基硫酯的α-锂化反应 (式2)[2]

对于α-双取代的烯烃化合物,当α-取代基能够通过诱导效应或配位效应活化β-位氢原子时,在异丁基锂作用下能够特异性发生β-位锂化反应 (式3,式4)[3,4]。在式4中,烷氧基的分子内配位使得后续亲电取代反应能获得高度立体选择性。

同样的,金属烷氧基化合物如t-BuOK,也能增强异丁基锂的金属化活性。特别是当N-甲基哌啶、N-甲基吡咯和三甲基胺作底物时,在s-BuLi/t-BuOK作用下能够特异性发生甲基上的锂化反应 (式5)[5]

通常,对于烯丙基或苄基杂原子化合物的锂化反应,使用正丁基锂就能完成。但对于惰性杂原子底物如烷基烯丙基醚和烯丙基硫醚的锂化反应,则需要在活性更高的异丁基锂作用下才能完成 (式6)[6]

对于含杂原子取代基的芳香化合物的锂化反应,异丁基锂同样能表现出邻位锂化活性,这在天然产物制备中是一条非常有效的形成C-C键的途径 (式7)[7]

同其它烷基锂试剂一样,异丁基锂同样能发生锂-卤交换反应、转移金属化反应以及消除反应 (式8)[8]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UN 3394 4.2/PG 1

危险品标志:易燃 腐蚀 危害环境

安全标识:S26 S43 S45 S60 S61 S62 S36/S37/S39

危险标识:R11 R15 R17 R34 R65 R67 R50/53

文献

1. (a) Langer, A. W. Adv. Chem. Ser., 1974, 130, 1. (b) Smith, W. N. Adv. Chem. Ser.,1974, 130, 23. 2. Oshima, K.; Shimoji, K.; Takashi, H.; Yamamoto, H.; Nozaki, H. J. Am. Chem. Soc., 1973, 95, 2694. 3. McDougal, P. G.; Rico, J. G. Tetrahedron Lett., 1984, 25, 5977. 4. Savetre, R.; Normant, J. F. Tetrahedron Lett., 1981, 22, 957. 5. Ahlbrecht, H.; Dollinger, H. Tetrahedron Lett., 1984, 25, 1359. 6. (a) Evans, D. A.; Andrews, G. C.; Buckwalter, B. J. Am. Chem. Soc., 1974, 96, 5560. (b) Still, W. C.; Macdonald, T. L. J. Org. Chem., 1976, 41, 3620. (c) Still, W. C.; Macdonald, T. L. J. Am. Chem. Soc., 1974, 96, 5562. 7. Mills, R. J.; Snieckus, V. J. Org. Chem., 1989, 54, 4368. 8. (a) Abraham, W. D.; Bhupathy, M.; Cohen, T. Tetrahedron Lett., 1987, 28, 2203. (b) Cohen, T.; Yu, L. C. J. Org. Chem., 1984, 49, 605. (c) Cohen, T.; Yu, L. C. J. Am. Chem. Soc., 1983, 105, 2811.

备注

暂无

表征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