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竞编号 02F2
分子式 C8H8O2
分子量 136
标签 3-甲基苯甲酸, 间甲苯酸, m-toluylic acid, 3-Methylbenzoic acid, m-Methylbenzoic acid, 酸性溶剂

编号系统

CAS号:99-04-7

MDL号:MFCD00002523

EINECS号:202-723-9

RTECS号:XU1200000

BRN号:970526

PubChem号:24889290

物性数据

1.      性状:从水或乙醇中析出棱柱晶。

2.      密度(g/mL,25℃):1.054

3.      相对密度(25℃,4℃):1.054112

4.      熔点(ºC):108~110

5.      沸点(ºC,常压):263

6.      晶相相标准燃烧热(焓)(kJ·mol-1):-3865.26

7.      折射率(n20D):1.509

8.      气相标准燃烧热(焓)(kJ·mol-1):-3961.91

9.      气相标准声称热(焓)( kJ·mol-1) :-329.49

10.   晶相标准声称热(焓)( kJ·mol-1):-426.14

11.   蒸气压(mmHg,20ºC):未确定

12.   饱和蒸气压(kPa, ºC):未确定

13.   燃烧热(KJ/mol):未确定

14.   临界温度(ºC):未确定

15.   临界压力(KPa):未确定

16.   油水(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未确定

17.   爆炸上限(%,V/V):未确定

18.   爆炸下限(%,V/V):未确定

19.   溶解性:溶于水,易溶于醇、醚。

20.    闪点(ºC):150

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大鼠经口LD:>5mg/kg;
             小鼠经口LD50:1630mg/kg;
             小鼠腹膜腔LD50:562mg/kg;
2、其他多剂量毒性:大鼠经口TDLo:26mg/kg;
 

生态学数据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有机酸易在大气化学和大气物理变化中形成酸雨。因而当PH值降到 5以下时,会给动、植物造
成严重危害,鱼的繁殖和发育会受到严重影响,流域土壤和水体底泥中的金属可被溶解进入水中毒害鱼类。水体酸化还会导致水生生物的组成结
构发生变化,耐酸的藻类、真菌增多,而有根植物、细菌和脊椎动物减少,有机物的分解率降低。酸化后会严重导致湖泊、河流中鱼类减少或死
亡。

分子结构数据

1、   摩尔折射率:38.00

2、   摩尔体积(cm3/mol):118.2

3、   等张比容(90.2K):307.02

4、   表面张力(dyne/cm):45.4

5、   介电常数:

6、   偶极距(10-24cm3):

7、 极化率:15.06

计算化学数据

1、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2.4

2、   氢键供体数量:1

3、   氢键受体数量:2

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1

5、   互变异构体数量:

6、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37.3

7、   重原子数量:10

8、   表面电荷:0

9、   复杂度:131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性质与稳定性

1. 避免与强氧化剂、强碱接触。

2. 存在于烤烟烟叶、白肋烟烟叶、香料烟烟叶、烟气中。

3. 为有机合成原料。

贮存方法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
收容泄漏物。

合成方法

1. 由间二甲苯催化氧化而得。以环酸钴为催化剂,间二甲苯用空气氧化,反应温度为125-135℃,压力约0.25MPa。每吨产品消耗间二甲苯1700kg。

2. 烟草:OR,26;FC,9;BU,26;FC,40。

用途

可作药物甲苯二乙胺的中间体。也用于农药其他化工产品的生产。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暂无

危险品标志:有害

安全标识:S22 S36 S24/25

危险标识:R22

文献

1. Garcfa Martinez A, OsioBarcina J, Hidalgo del Veccio G, et al. Tetrahedron Lett., 1991, 32: 5931-5934. 2. Jenner G, Bentaleb A. J. Organomet. Chem., 1994, 470: 257-262. 3. Balicki R. Synth. Commun., 2001, 31: 2195-2198.

备注

暂无

表征图谱